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

為何有些人總能從同樣經歷裡得到更多收穫?

為何有些人總能從同樣經歷裡得到更多收穫?



生活中唯一不變的就是時刻不停的在變化,每一刻的變動都意味著上一刻的平衡被打破,新的平衡正在建立。越過這些“傷筋動骨”的劇變有沒有得到與之對等的“成長”,是我們每個人最該去思考的問題。為何有些人總能從同樣經歷裡得到更多收穫?


市井中凡兩人爭辯之時,一方為顯示自己更強,便會拿“我吃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都多”之類的話去壓低羞辱對方。似乎長久以來,大家都在默認著“經歷總與年齡相關,經歷又與能力的高低有著直接關係”這種觀點的存在。

事實真就如此嗎?

細觀生活,我們就會發現,頂著一大把年紀犯糊塗的人不在少數,老道練達的少年人同樣也並不鮮見。年少時班上那些成熟穩重,甚得老師歡心的同學;那個因為有著超越同齡人的“老道練達”,而成為個中的佼佼者的同事,他們有著和經歷、甚至年齡都無關的“成熟感”。在成長的過程中,他們一邊與我們一起緩緩長大,一邊在另一個平行世界中光速蛻變。那麼,在另一個世界中的他們,成長之下,到底蘊含著什麼秘密呢?

從“經歷”到“經驗”,成長沒有那麼難

成長,不僅僅是身體的發育和成熟,更是個人心智養成與提高。身體上的成長與年齡有著直接的對等關係;心智的成長,更像是一個累積個體“經歷”,糅合“感受”作用結果的過程。

當我們在經歷一件事情后,至少會獲得兩個信息:

1、關於事情發展過程的回憶——即“事實”;

2、自己對此事的看法和感受——即“評論”。

而“事實”和“評論”則是決定一個人成長速度的最重要因素。

對於成長,我們大可慢慢來。隨著年齡的增大,人生經歷就會豐富起來,在得到較多的“事實”和“評論”之後,不僅會眼界開闊,與世界交流的“能力”也變得更強,人也就慢慢“成熟”了起來,這種“成熟”則體現為個人心智水平的成長。

然而,如果你是一個對自己有所要求,但卻沒有經歷過太多的風浪的青年人,若要快速成長,這時候“將'經歷'轉化為'經驗'的效率”的高低就變得非常重要。在一件事情發生之後,如果能夠做到深入地去思考總結,以己之力去不斷強化“事實”和“評論”,這種有效的“事後反思”就會速度地把“經歷”轉化為“經驗”,進而收穫成長。

在成長過程中,“經歷”的積累很重要,但是提高“'經歷'到'經驗'的'轉化率'”則可以大大縮短成長的時間。少年人缺少老者的智慧,可能是由於經歷的原因,“晚熟”或者“長不大”等問題的出現​​,則多是“轉化率”出了問題。很多人把經歷經驗高轉化率歸結為悟性好,但大多數情況下天賦是分分鐘就可以跨越的障礙。知名營銷人一默先生曾說過:這個世界的真相是,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來看,根本輪不到他們去拼天賦。

“結構化腦補”與“紙上談兵”

如果把人群簡單的根據其對事情的感知以及“事後總結”能力進行劃分,粗略的定性為「普通」、「學渣」、「學霸」三種群體的話,在經歷一件事情之後,他們的成長模式也會因為他們特性而有所不同。

如把事情發生後個體所獲得的“事實”和“評論”均以最高分為1的數值表示,兩者之和代指所獲得的成長。那麼將會有如下數值關係:

【普通:正常狀態】

對於生活的感知和總結能力都很一般。在一切假設都為1的基礎上,當他經歷一件事之後,他的水準是獲得“我眼中的全部事實”(0.5分)和“我自己當時的感受(0.5分)”,那麼他的收穫是1分。

【學渣模式】

對於一個生活的感知和總結能力低於平均值的人,通常表現為只能獲得“我眼中的部分事實”(0.3分)或者“他人轉述的部分事實”(0.2分),以及“我自己當時的感受”(0.5分)或者甚至“由他人的感受而引起的感受”(0.3分)。那麼他的收穫可能低至0.5分。

【學霸模式】

第一級別:

事實:“我眼中的全部事實”+“當事雙方或多方眼中的部分事實”(0.5分+0.3分)

評論:“我自己當時的感受”+“當事雙方或多方當時的感受”(0.5分+0.3分)——總共1.6分

第二級別:

事實:“我眼中的全部事實”+“當事雙方或多方眼中的全部事實”(0.5分+0.5分)

評論:“我自己當時的感受”+“當事雙方或多方當時的感受”(0.5分+0.3分)——總共1.8分

第三級別:

事實:“我眼中的全部事實”+“當事雙方或多方眼中的全部事實”+“第三方眼中的全部事實”(0.5分+0.5分+0.5分)

評論:“我自己當時的感受”+“當事雙方或多方當時的感受”+“第三方的評論”+“事後各方的感受與態度的變化”(0.5分+0.3分+0.3分)— —總共2.6分

【特別補充】

超過“3分”的條件:從過去的每一次「經歷」(事實+觀點)中總結出「經驗」;

超過“4分”的條件:將「經驗」總結為「規律」;

超過“5分”的條件:將所有的「規律」提煉為一個完整一體的「世界觀、價值觀、人生觀體系」。

對於一個對生活充滿鈍感的人「學渣」來說,花同樣的時間去經歷同樣的事情,他可能只獲得一般人60%的經驗。但對於一個對生活的有著較高敏感度的人「學霸」來說,他總會致力於去獲取更“立體”更“全息”(多角度,多立場,跨時間,跨空間)的信息,同樣的經歷中,他得到的收穫常為他人的數倍。你有沒有被這種巨大“收益”所震撼呢?

當我們接觸到一件事情,同樣信息之下,所獲得的收益往往來自於個體思維習慣上的差異。部分人只是處於一個“聽評書”的狀態,聽完後發表兩句感嘆就罷了。但有的人卻會對事情做進一步深思:如果我是其中的某個角色,要如何處理才能保證自身利益的最大化?年齡代表著經歷,但經歷並非只是年齡的單純的映射;經歷帶來成長,但成長的多少和經歷的多少絕非簡單的對等關係。 「結構化腦補」,隔著故事去體驗作者自身的經歷和感受,並根據自己在別人故事中的所感所得,對自己的長短之處加以有意識系統化的拓展和修補,短期內獲得別人數十年“經歷”並非不可能​​的。

在信息發達的今日,許多以往非常寶貴以及有價值的經驗結論都變得觸手可得。在這個世界中,規律總比事實少;規律+材料的總容量,一定是遠遠小於“有規律的排布的原材料”總容量。通過學習具備“紙上談兵”運籌帷幄的能力,再在實踐中不斷去修繕自己的學習成果,也是一種較快、也是較為有效的成長方式。如果讓我們硬記14801321這一串數字可能比較困難,但是如果去記1--4---8-10---13---21的話,就會容易得多。

生活中唯一不變的就是時刻不停的在變化,每一刻的變動都意味著上一刻的平衡被打破,新的平衡正在建立。越過這些“傷筋動骨”的劇變有沒有得到與之對等的“成長”,是我們每個人最該去思考的問題。但缺憾不一定不美好,誰說浪費就一定可恥,成熟和稚嫩本就各有各的美感。當然,如果有朝一日你真的悟破了這層關係,那麼,恭喜你已揮別稚嫩,來到了這光怪陸離的成人世界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